1、人体的主要成份是水。
2、各种不同年龄段的人,人体内的含水量是不同的,见下表:
儿童及青少年,从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乃至研究生,大概年龄段在5~25岁间,一般是在校学生,体内含水在65~80%间,每天均需喝较多的水。
3、水在人体中的作用
(1)构成人体细胞和体液的主要成份
(2)参与食物的消化及吸收,传送营养物质的载体
(3)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及代谢产物的排泄
(4)调节体温,保持体温平衡
(5)润滑和保护关节、眼睛、皮肤、体腔、肌肉
4、人体内缺水的后果:
(1)血液的粘度增大,流动减慢,易形成血栓,诱发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疾病,如中风;
(2)尿液、汗液数量减少,便秘,代谢废物不能排出,肾功能受损害,可能产生尿毒症、高血酸等病症并导致最终死亡;
(3)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,胃肠蠕动减慢,消化功能减退,并形成便秘;
(4)脊柱、关节、软骨等疼痛;皮肤失去弹性,变得干皱。
5、不仅饮水水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,饮水水质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。
水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,也是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(水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矿物质和微量元素、维生素、纤维素)之首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指出:80%的疾病和50%的儿童死亡率都与饮水水质不良有关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还指出::由于饮水污染,全世界每年有5000万儿童死亡。
而在中国,由于饮水污染,有3500万人患心血管病,7000万人患结石病,9000万元人患肝炎,3000万人死于肝癌和胃癌。
▲中国癌症村地图
6、校园饮水健康工程
青少年学生是长身体的时候,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对饮水水质的要求比成年人更高。
根据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,全国共有幼儿园22.37万所,在园幼儿(包括附设班)4264.83万人;共有小学和初中24.29万所,在校学生1.40亿人;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53所,在校学生44.22万人;共有高中和中专学校2.49万所,在校学生4037.69万人,共有普通高等学校(研究生、本科、大专)和成人高等学校2852所,在校学生3647万人。全部合计在校学生共约2.6亿人。
坚持“儿童优先”的原则,为在校学生提供安全饮水,守护他们健康成长,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。2010年,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,联合部分大学、科研院所、生产企业,开展“校园饮水健康工程”。
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!人人都关心青少年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,校园直饮水很热!
最期,笔者就应邀参加了多次与校园直饮水有关的各种会议,感觉:校园直饮水真的很热!
7、自来水概况
目前自来水厂的制水工艺大致如下:
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,目前的自来水存在如下问题:
(1)自来水生产的百年老工艺(加药混凝、澄清、过滤、加氯消毒),无法解决化学污染(重金属、有害有机物),以及藻毒素、抗菌素、内分泌干扰物等新型污染物的危害;水中有害法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:
(2)供水突发事件时有发生;
(4)供水管网、屋顶水箱的二次污染。
8、校园饮水安全
目前城市学校的饮水安全情况总体相对较好,但问题仍然不少;而农村学校,尤其是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,饮水安全更是问题多多。
据浙江省对学校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,在全省11个地级市的7910所学校中随机抽取867所学校的饮用水进行水质检验。调查结果:
(1)学校饮用水与全省饮用水抽样比较,学校饮用水总体合格率仅48.44%,显著低于全省饮用水总合格率。
(2)市政集中式学校供水指标不合格前三位是:锰、余氯、菌落总数;
(3)农村乡镇集中式学校供水指标不合格前三位是:总大肠菌群、菌落总数、浑浊度;
(4)学校自备供水指标不合格前三位是:总大肠菌群、菌落总数、粪大肠菌群;
(5)学校二次供水指标不合格前三位是:余氯、总大肠菌群、菌落总数。
从上调查显示,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供水,学生的饮用水全部细菌超标,并且排在前三位。
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,学校的饮用水尚且如此,其它省份学校的供水情况可想而知。